不但如此,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。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,忍耐生老綀,老練生盼望;盼望不至於羞恥。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。
from 羅馬書 5章3~5節
路加福音第15章,耶穌有說到浪子的比喻,但是我們想想,小兒子是浪子,那大兒子是不是也是浪子呢?
小兒子要求父親分給他產業時,從經文上看,我們知道大兒子也是有分得產業的。根據那時候的猶太人傳統,沒有人是在長輩還活著的時候分家產的,然而,因著小兒子要家產,大兒子也已經得到他的產業,而且是雙倍的。回想一下,為什麼小兒子在要求分家產時,大兒子沒有出來勸阻呢?更令人奇怪的是,小兒子把家產散盡之後,回到了家,大兒子明明還有他那一份家產,然而經文上看,他居然是生氣的,他氣為什麼父親沒有為他歡喜快樂?為什麼父親沒有為他殺了一隻肥牛犢?
原來,這個比喻是說給那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,法利賽人和文士每天可能接觸會堂,但是心卻是遠離神的,大兒子的比喻就是在暗喻這些人。大兒子每天確實也服事,也沒有違背過父親的命令,但是大兒子心中愛的是什麼呢?從經文上看,他不愛從遠方回來的弟弟,當然他也不愛爸爸,他愛的是爸爸那些看得見的東西。
於是,小兒子是浪子,是個肉體有罪的浪子,一開始是肉體離開了家,去做了一些得罪神、得罪父親的事,但是若以故事的最後結局來說,心靈上卻是和父親同在的。而大兒子呢?大兒子是心靈有罪的浪子,雖然每日與父親住在一起,心靈卻離開了家,他是浪子,小兒子回家了,他還沒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