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高地

神是我堅固的保障;他引導完全人行他的路。

from 撒母耳記下22章33節

有一個著名的管理學理論叫做彼得原理,大意是,在一個組織中,每一個職員都傾向於升等到他不能勝任的職位,白話一點,依照這個原理來看,我們給某個組織交辦的任務,都正在被一群不能勝任的人正在處理著。

彼得原理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在。我們都在自己的職位上努力著,我們表現的很好,被上級看重,於是被拔擢到更高的職位。一般來說,這是組織裡面很常見的現象,可是,有沒有一個可能是,這個在原本職位上表現很好的人,會不會在更高的職位上無法勝任呢?像是一名寫程式的碼農,當他升到部門主管時,人事的管理、時程的管理、專案的開發等,會不會困擾著他?會的,而且更高的職位正意味著,職務的視野會比之前較低的職位來的寬廣許多。他本來可以盯著電腦,一直拍打著鍵盤即可過完一天,但是,現在他會不會必須拿起電話,想著如何拍對方業務的馬屁?

教會裡到底適不適用彼得原理呢?當然,而且確實必須坦白的說,有些牧者是「不適任」的。我強調了不適任這三個字,不是要你們開始去圍攻他,而是我要寫下這篇文章的重點,遇到不適任的牧者,我們應該學習的態度。


不適任的牧者,我們用世俗的彼得原理盱衡,是對方的能力不足,但是在神國裡卻恰恰相反。不適任,來自於自己的不適應,我們不適應對方的帶領方式,而在內心生出對他的許多情感支節,忿怒、忌妒、惱恨、緊張、誤解。支節一多,就像在綠蔭森林找樹根,根本分不清哪個樹根是屬於哪顆樹的。而不適應的原因,往往是我們生命當中很軟弱的地方,例如,我曾經被一個很喜歡查經的牧者帶過,但是我又很不喜歡查經,於是,我就把不喜歡的情緒跟他這個人劃上了等號,我本來的生命缺乏,成為了我的情緒傷口,一碰就痛,本來是我應該要學習的功課,變成,他被我放逐在自己心裡的彼得高地裡。

社會新聞上,確實有些牧者會做些傷害人的事情,像是侵吞神的產業、性侵害等。但是,除了這些無法榮神益人的牧者之外,我們對於不適任的牧者該有的態度,只能、而且唯一能做的,就是跟隨到底。在《聖經》的出埃及記中,常常讓我深刻的反芻到,當一個處在彼得高地的牧者,我們應該要有的態度和方式。摩西在帶領百姓出埃及時,「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,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,也是這樣。我本是拙口笨舌的。」摩西在對上帝說這話時,我想並不是謙卑,而是他本來就是如此,再加上,這個時候的摩西已經七老八十了,有的只有「眼目沒有昏花,精神沒有衰敗」,想一下,如果今天你就是要出埃及的以色列人,你要不要跟從摩西呢?

從結果上來看,每個人都會說我要跟隨的,但是我還要問你,當牧者的決定攸關到你的生命時,你還跟不跟呢?會不會想對牧者說,「難道埃及沒有墳墓,你要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?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,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?」當你的Google Map顯示前方是一片汪洋,而後有殺紅了眼的仇人時,你的腳會不會發軟呢?

神國的彼得原理是,神既然膏了他當你的牧者,就走吧。他當了你的牧者,承擔得比你來得多,你的眼界是你的感覺,而上帝的作為又常常超乎我們的想像。嘿,收起你們的抱怨吧,想想以色列人是怎麼過紅海的。

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