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
from 希伯來書 11章1節
在幾何學裡面,歐幾里得提出了5個公設,這5個公設如下:
- 從一點向另一點可以引一條直線。
- 任意線段能無限延伸成一條直線。
- 給定任意線段,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,該線段作為半徑作一個圓。
- 所有直角都相等。
- 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,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,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。
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
from 希伯來書 11章1節
在幾何學裡面,歐幾里得提出了5個公設,這5個公設如下:
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,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
from 馬太福音 6章24節
想知道一個答案,在我問你的當下。
想知道一個答案,在我問你的當下;請同時告訴我天上白雲的形狀,以及你現在鞋子的款式?很難對不對,不是先看白雲,就是先看鞋子。
想知道一個答案,在我問你的當下;有沒有可能,我們可以同時的愛主,又愛世界。很難對不對,不是愛主多一點,就是愛世界多一點。
並戴上救恩的頭盔,拿著聖靈的寶劍,就是神的道。
from 以弗所書 6章17節
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到魔鬼試探的時候,祂禁食了40晝夜,在耶穌餓了的時候,魔鬼出現了,接著的對話引人入勝。
餓了,第1個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吃,當然,撒旦(魔鬼的別名)也不是省油的燈,先用食物來引誘耶穌。很多時候,我們也吃,但是這個吃有沒有成為我們的慣性動作,是只知道滿足肉體的情慾,而忘了神?當神不是我們心中的首位時,這樣的「吃」是有問題的。
除了吃,我們也禱告。回想,我們的禱告是什麼呢?有沒有像聖經這裡所描述的,我們禱告神,要將那「石頭」變成「食物」,將所有攔阻我們往前的,都消失不見,反而成為滿足我們肉體的需要?
不與我相合的,就是敵我的;不同我收聚的,就是分散的。
from 路加福音 11章23節
最近社會上的同志運動,讓我百思不得其解。我不能認同,某個小孩今天有3個爸爸、5個媽媽,明天變成5個爸爸、2個媽媽,後天有一個媽媽脫離了家庭關係,然後,與兒子結婚了!!
為這亂象寫首詩吧。
我像大衛,對我來說,我也可以不殺那示每,我個人的選擇,也是那唯一的選擇,就是愛,因著愛主,這愛沒有條件。
然而,我也像大衛,我要臨終之時,我會深知示每不再屬於這個國度,國度觀的選擇就是,因著愛主而分別。
愛就是愛,是星星,就去發亮。
我也知道在我裏頭,就是我肉體之中,沒有良善。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
from 羅馬書7章18節
很多基督徒會把這句話當成犯錯的藉口,以我看,保羅的原意遠非如此。
孔子有一段話,跟保羅此時的書寫心境很像,孔子說:「聞義不能從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」,大意是「我所知道那些好的事情,我沒有辦法做到,那些我所知道不好的事情,我也沒有辦法不做,這是我所擔憂的地方。」孔子體認到,憑著自己的學識和學養,仍然有許多事情是他力所不能及的,這是孔子擔憂的事情,同時,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基督徒得救之後,就不再犯罪了嗎?
當聖靈與我們同在的時候,那在我們裏頭罪的律仍然會控制著我們的肉體嗎?聖靈與罪會在同一時刻,並存於我們的心中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