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養:父母最深的愛

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,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。

from 箴言19章18節

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上最在意珍視的寶物,而由於現代人生養孩子數量普遍減少,每一個孩子因此更受父母乃至雙方家族的重視與寶愛,如同王子或公主被寵愛著的也所在多有,不僅吃穿用度都拿最好的給孩子,事事也都以孩子為優先,更有甚者,只要孩子一耍賴哭鬧,便給予他所想要的一切。如果事事都順應小孩的慾望,小孩當然是快樂的,然而這份愛,卻有可能成為鴆酒,讓小孩未來跌落萬劫不復的深淵。電影《秋決》中的主角,便是從小被祖母溺愛長大,最終衝動行事,而為自己帶來悲劇。現今的社會,也可見到這類父母,不論是「媽寶」、「怪獸家長」等詞彙,都反映了過度保護的親子的模樣。一昧給予孩子喜愛的事物,以此取悅小孩,絕對不是真的親情。《聖經》早已告訴我們:「不可不管教孩童,你用杖打他,他必不至於死。」管教小孩,教導他們道理,恰是為了他們未來能安穩過活而做準備;溺愛小孩,滿足他們的所有願望,則是以野蠻無理贈與最重視的孩子了。

「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,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。」管教小孩,固然會使小孩心生恐懼或不滿、悲傷,可是在管教、告誡的同時,父母也是在將自己的經驗、社會的規範、道德與品格傳遞給孩子,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,行走在良善的道路之上。一昧的寵溺只不過是包裹著毒藥的蜜糖,實際上將要毀壞他們的身心,讓他們長成不諳世事、為所欲為的性格,因此惹禍上身、令人厭惡。因為不捨孩子而無微不至的照護,也將讓他們喪失自主性,失去獨立生活及決定的能力,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。因此《聖經》才會說:「不忍用杖打兒子的,是恨惡他;疼愛兒子的,隨時管教。」縱容的愛,讓人不忍想到大衛王那失敗的愛呀!


繼續閱讀 →

始終如一的覺悟

要使你的泉源蒙福,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,她如可愛的麀鹿,可喜的母鹿。願她的胸懷使你時時知足,她的愛情使你常常戀慕。

from 箴言5章19節

當一段愛情轉化為婚姻,原本單純的幸福、快樂,在加上婚姻的約束後,隨之而來的是責任與義務;原本只屬於兩個人的無拘、自由,轉變成兩個家族的結合、新組家庭的建立、生活習慣與價值觀的磨合、角色轉換的不適應,雖然洋溢著喜悅與祝福,卻也伴隨著許多壓力與摩擦。好不容易,將彼此磨合成珠圓玉潤的模樣,炙熱的愛情也漸漸冷卻,變質成堅固如金的複雜情感時,卻也容易在這種情慾熄滅的時刻,發生背叛誓言的憾事。

變心的理由有千千百百種,而最常見的,是因為遇到了讓人重燃愛情的那個人。那個人熱情似火,讓人輕易回憶起過去的那段輕鬆快樂;那個人溫柔多情,全無因瑣事與義務而起爭執的可能。有時候則更單純,僅僅是因為外面的那個人,擁有彼此都已經逝去的青春美麗,而讓人心生愛慕,讓人對家裡受歲月刻蝕的伴侶心生厭倦,沉淪於淺薄的引誘,走上危險悖德的路途。


繼續閱讀 →

無形的珍寶

有施散的卻更增添,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。

from 箴言11章24節

在世間,財利向來是最受人喜愛的東西之一。雖說金錢是維繫生活之所需,但若是錢財過多,累積成了財富,人們的貪欲似乎也便隨著金錢滋長蔓延,如同金錢的奴隸一般,發狂似的囤積財富,乃至搜刮財富的人,也所在多有。與之相反地,在富有之後,還願意將財富拿出來行善的人,卻是越來越少。對某些人來說,要拿出金錢來資助有困難的人,便好似尖刺刺入皮膚那樣的痛苦。但其實,能夠使用財富的時間,不就也只有這短短的幾年嗎?如果人生是這樣寶貴,而財富是那樣無窮盡,那麼在自己生活不虞匱乏的狀況下,將多餘的財富拿出來,與他人一同分享,又為何要如此牴觸呢?

也許,這還是在於執著的問題吧。一旦對財富有所執念,那事事皆會以自身的利益為優先,行事都先問自己的財富是否會因此增減,久而久之,原本熱情善良的心,都會因為長久的侵蝕,而變成冷酷淡漠的性子,不僅失去同理心,也不再懷著同情,只是獨善其身,擁抱著錢財為伴。執著於「自己」的人,不僅看不見他人的苦難,甚至還會為了增添更多的財富,而壓榨他人,對於毫利錙銖必較,精打細算地保護自己的財產。

繼續閱讀 →

我是伯示麥的牛

現在你們應當造一輛新車,將兩隻未曾負軛、有乳的母牛套在車上,使牛犢回家去,離開母牛。

from 撒母耳記上6章7節

我是一隻牛,本來牛就是卑微的,生來就是服事著人、幫忙人耕田,活著把乳給人,死了把肉給人,有時候自己覺得卑微到不知道怎麼描述自己的卑微。但是卑微的我,如今卻被我的主人所揀選,要開始一趟未知的旅程。

我是一隻牛,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。上個星期我才剛生完自己的牛犢,身體與心靈各方面都還在休養當中,但是主人今天卻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我的牛犢關了起來,又要我牽著車,把約櫃送往伯示麥去。我自忖,我不是才剛生完小牛的母牛嗎?主人這樣的要求會不會太嚴苛?牛犢需要我,主人把我和牛犢分開,會不會太過殘忍呀?但令我更氣的是,我從來沒有接過牽車這樣的服事,我連田都沒有耕過,但是主人怎麼一開始就要我牽牛車,而且是要把約櫃牽到那麼遠的地方?主人是不是不愛我了呀,怎麼選到我做這樣的服事?

繼續閱讀 →

Just doing by dying

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

from 約翰福音3章16節

你是否因為久病纏身,終久不治,而有輕生的念頭呢?或是你現在處在痛苦之中,失去了朋友、家人,或是失去了你珍愛的人,於是你也想離開這個世界?你是否積欠過多的債務,或是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難題,於是你想到死或許是另一種解脫?

你正是我想要找的人。我不支持你自殺,也不支持像安樂死那樣,把「善終」搞成「擅終」。我知道人生中總會有一些困難,它會讓我們無力、疲乏,甚至對周遭事物都頓時失去了興趣,我知道會有這樣的痛苦的事情發生,然而,你只要試著回想一下,如果這些痛苦由另一個人為你承擔,你會不會好一點呢?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」有一位神,祂顧念我們的重擔,祂想要我們得安息,祂重視你的程度,遠遠超乎你自己的想像。

繼續閱讀 →